2024年, 第31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2024-02-01
  

  • 全选
    |
  • 陈伟芬 王莎莎
    上医工坊. 2024, 31(02): 61-6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结肠镜——肠癌路上的拦路虎

      文/陈伟芬 王莎莎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 929万例,其中中 国新发癌症457万人,占全球23.7%,由于中国是 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癌症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数位 居全球第一。在中国新发癌症病例中,结直肠癌的 发病率是处于第二位的,为了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 率,行结肠镜的检查是目前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 同时结直肠镜检查也是结直肠癌筛查普遍使用的金 标准。

      如何进行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是利用电子肠镜从肛门插入,经 过直肠、乙状结肠到达回盲部,检查过程中通过安装在肠镜前端的电子摄像头,将结肠黏膜的图像传 输到电子计算机上进行处理,最后显示在监视器的 屏幕上,医生通过屏幕可以观察到大肠黏膜的变化 (如糜烂、有溃疡、出血、息肉、肿物等)。结肠镜分 为金属硬管和纤维结肠镜两种,目前绝大部分医院 都采用纤维结肠镜。结肠镜检查可以选择普通肠镜 检查,也可以在麻醉之后的进行无痛肠镜检查,为 保证检查效果,检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肠道准备 工作。

      结肠镜检查会有哪些获益

      1. 检查医生可以在可视化下完整地检视整个肠道的情况,对发现的可疑病变可以进行组织活检 和明确病理诊断。

      2. 结肠镜是早期发现结直肠癌的最重要的方 法,其筛查结直肠癌的敏感性可高达90%以上。

      3. 95%的肠癌是由结肠息肉演变而来,肠道 息肉从良性发展到恶性,一般需要经过15 ~ 20年 的时间,行肠镜检查时一旦发现息肉可立即切除, 并顺便取活检进行病理诊断。

      4. 在日常生活中,生长在肠壁上的小息肉是很 难被发现或表现有不适的症状,但它的存在将会是 一个“定时炸弹”,有时会发生癌变,因此及早发现 并切除肠息肉可以直接阻断其发展为癌症。

      5. 早期发现的结直肠癌,其治愈率可达到 90%以上,既能挽救大部分患者宝贵的生命又能降 低中晚期癌症治疗的巨大花费。结肠镜的筛查可以 让患者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益处。

      哪些人需要行结肠镜检查

      1. 45岁以上无症状人群。

      2. 40岁以上有以下任意症状且持续两周以 上:大便习惯改变(便秘、腹泻等);大便形状改变(大便变细);大便性质改变(便血、黏液便等); 腹部固定部位疼痛的人群。

      3. 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人群。

      4. 大肠癌手术后的人群。

      5. 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

      6. 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

      7. 诊断为遗传性大肠癌(指家族性腺瘤性息肉 病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直系亲属, 年龄超过20岁。

      多长时间行一次结肠镜检查

      目前国内外结直肠癌筛查指南和专家共识,多 推荐每10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结合我国国情, 为提高结直肠的筛查率,降低死亡率,推荐普通人 群每5 ~ 10年进行一次高质量的结肠镜检查,高 危人群可以缩短为3 ~ 5年。

      结直肠癌起源于息肉,并且需要数年才会 进展演变成肿瘤,只要规律体检,就可以防患 于未然。▲

      作者简介

      陈伟芬

      主任护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病区主任

      专业特长

      掌握肿瘤患者各种血管通路技术,如超声引导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置入、隧道式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上臂输液港植入等,进行相关技术和并发症的研究;目前主要研究癌症的早期筛查及生活方式与疾病健康

      基金项目:青岛市医药卫生科研计划项目(2021-WJZD206);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面上项目(2021KFKT029)

      文章来自《健康世界》杂志

  • 徐威
    上医工坊. 2024, 31(02): 66-6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谈癌色变”,其实除 了先天因素之外,大部分的癌症都是由于后天的不 良生活习惯导致的。对于癌症,预防远远大于治疗, 预防癌症,不妨从远离这八个字做起。

      烫

      据了解,人最适宜的进食温度在10 ~ 40℃, 过烫的食物会导致食管黏膜灼伤,灼伤的黏膜表 层细胞会迅速更新补充。在这种情况下,一旦细 胞的增生速度异常加快,或在不良刺激下变异, 就可能发生癌变。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进食过 烫食物与食道癌的发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 此,在饮食上我们要避免进食过烫的食物,喝水时的水温也不宜太烫,等凉一点再喝也不迟。

      咸

      如果人体长期摄入过量的高盐食物,食盐的 高渗透会对胃黏膜造成直接损害,例如使胃黏膜 发生广泛性弥漫性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坏死 和出血等一系列病理改变。同时,高盐食物还会 使胃酸分泌减少,抑制前列腺素E的合成,而前 列腺素E具有提高胃黏膜抵抗力的作用,一旦其 合成减少,长此以往就会逐渐发生胃部病变。因 此,建议大家在饮食上要以清淡为主,少吃或者 不吃太咸的食品。

      烤

      食物在炭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主 要包括这两种,第一个是苯并芘,在炭上烤的肉类会 冒出很多烟,这里面就会有一种叫作苯并芘的物质, 它已经被WHO列为了一类致癌物。还有一种是在烧 烤的过程当中,高温会使肉里的氨基酸和葡萄糖产 生一些反应,形成了一种致癌物或者容易导致基因 突变的物质叫作杂环胺。因此,对于喜欢吃烧烤的人 来说,为了减少致癌风险,少吃或者不吃是最好的。

      炸

      走在大街小巷,我们总会看到很多油炸食品, 像早餐店里的油条、面窝等,还有快餐店里的薯条、 炸鸡等。殊不知在这些油炸食品中含有高浓度的丙 烯酰胺,这也是一种致癌物质。因此,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要尽量减少油炸食品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霉

      1960年,英国有十几万只火鸡突然死亡,后证 实饲料中含有霉变的花生粉。1961年确定使花生 霉变的是黄曲霉菌,并于第二年分离鉴定出其中的 致癌物质,命名为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具有致 突变性,能使人成纤维细胞发生程序外DNA合成, 动物实验可见染色体畸变、染色体断裂、某些染色 体发生缺失,这些改变都有进一步发展为癌症的可 能。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厨房通风,菜 板要经常洗净晾晒,碗筷要消毒。

      腌

      腌制的酸菜、泡菜、咸菜等食品中含有高盐, 吃下去容易破坏我们的胃黏膜,其含有的亚硝酸盐 还可能会在组织代谢作用下生成有强烈致癌作用的 亚硝胺,引起食管癌、胃癌、肝癌和大肠癌等。有 研究发现,维生素C可抑制亚硝酸盐的生成,因此,如果实在想吃腌制食品,不妨多吃一些新鲜的瓜果 蔬菜,可减少腌制食品的副作用。

      酒

      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酒文化,想完全避免喝 酒也很难实现,但酒精又和癌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 系。目前普遍认为,过量饮酒会增加口腔癌、喉癌、 食道癌、肝癌和乳腺癌的风险。国际癌症研究署已 经将酒精和其代谢物乙醛列为一级致癌物。美酒虽 好但不可贪杯,亲人团聚免不了喝酒庆祝,为了您 和家人的身体健康,请适当饮酒,小酌怡情即可。

      烟

      香烟中所含的有害成分大多是由于吸烟时的不 充分燃烧产生的,其中包括苯并芘、多环芳烃、烟 草特有亚硝胺等70余种致癌物质。一般来说,吸入 的烟会先经过口、咽、喉、气管、肺、血液等,成为 被吸收的致癌物质的通道,暴露在肝脏、肾脏、膀 胱、唾液中溶解的致癌性物质的食道、胃等器官癌 症发生率就会变高。另外,除了香烟,还有一种烟 也很危险,那就是厨房里的油烟。厨房油烟已经成 为生活中的隐形“健康杀手”,如果不加以防护,甚 至可能致癌。有研究显示,在通风条件差、燃烧效 能低的炊具上做饭1小时,相当于每天抽两包烟,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很大,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女 性明明不抽烟,也会患上肺癌的原因。

      以上这些致癌物质少量短期接触问题不大,最怕 的就是长期大量地接触,量变引起质变,那就晚了。

      总之,生活方式伴随人的一生,建议从小就要养 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 患癌症的风险,大大提高预防和抗击癌症的能力。▲

      (本文荣获第十四次全国健康管理学术会议 高质量科普论文)

      作者简介

      徐威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主任医师

      专业特长

      长期从事健康管理的工作,研究肿瘤早期筛查和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营养和运动干预

      基金项目: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交叉创新人才项目(JCRCYG-2022-013)

      文章来自《健康世界》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