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第31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24-10-01
  

  • 全选
    |
  • 胡力非 段瑶
    上医工坊. 2024, 31(10): 12-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手把手教你识别结直肠癌偏爱的体质

    /胡力非 段瑶 湖北省武汉市中部战区总医院健康医学科

      小林是一名高中生,平时因为学业压力很少运动,而且爱喝奶茶、吃夜宵、口味偏重,到了春节期间他更是放开了吃喝。然而,春节刚过完,一阵阵腹痛把他送进了医院。接诊的医生判断小林并不是常见的胃肠炎,建议他做个胃肠镜检查。这一查,全家人都震惊了。小林的横结肠长了一个巨大的肿瘤,医生判断是癌变。更糟糕的是,在他的大肠内发现了723cm的肿瘤,几乎整个大肠都有。

      天哪!这么年轻就得了肠癌!医生,我应该怎么注意呀?”

      你先别慌,肠癌也有偏爱的体质,我们可以尽早识别,远离它。

      什么?居然还有肠癌偏爱的体质!”

      当然有啦,我们常说的肠癌即结直肠癌,在中医里属于六腑之大肠,让我们先一起来了解一下大肠的功能吧!”

      大肠的主要生理机能

      大肠下端紧接肛门,包括结肠和直肠,是传导之官,掌管运输,大肠通过自主的运动,可以将一坨坨黄金传送到大肠末端,并通过肛门有节制地排出身体,因此被任命为传导之官。大肠是一个管腔性器官,主要有主津和传化糟粕的生理机能。

      1.主津。这是大肠吸收水分并调节水液代谢的一种功能。食物从小肠走到大肠的时候已经变成食物残渣和剩余水分了,大肠接受了这些以后,将其中的部分水液再次吸收,使残渣糟粕形成一坨坨黄金排出体外。大肠这种重新吸收水分的功能叫作大肠主津

      2.传化糟粕。大肠所存的糟粕是自然界上好的肥料,在人体也可以滋养大量的菌群。我们人体内的菌群远比细胞还要多,分为有益菌和有害菌,它们共同维持了人体生态的平衡,人体离不开它们。大肠内的糟粕就是菌群繁衍生息的温床

      结直肠癌偏爱哪种体质

      结直肠癌和饮食因素密切相关,低纤维、高脂、高蛋白饮食、缺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饮酒都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随着人们摄入越来越多高脂、高蛋白的食物,结直肠癌的年轻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但结直肠癌属低度恶性肿瘤,生长较为缓慢,从癌细胞发展至临床确诊需515年,结直肠癌可通过筛查早期发现,进而进行早期干预。

      中医体质辨识作为中医学防病治病的工具已经被广泛应用,可以预测未来发病风险,在结直肠癌的未病先防、早诊早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中医把人体分为9种体质,研究发现,其中,结直肠癌偏爱的体质是阳虚、气郁、痰湿体质。

      1.阳虚质的代表人物为唐玄奘,特征为:(1)性格内向沉静。(2)面白、肌肉松软不结实,比如两侧大臂腋窝下方有赘肉(俗称拜拜肉)(3)平时比较怕冷,手脚偏凉,喜欢吃热的食物。(4)舌淡胖嫩。

      2.气郁质的代表人物为林黛玉,特征为:(1)有一种忧郁的气质,性格内向不稳定,脆弱、敏感多疑。(2)体型偏瘦,睡眠较差。(3)舌淡红、苔薄白,大便偏干。

      3.痰湿质的代表人物为猪八戒,特征为:(1)形体偏于肥胖,腰腹部有脂肪堆积或者下肢比较肥硕。(2)舌胖大、苔白腻。痰湿的根本原因是体内津液输布异常,脾脏有可能会发生亏虚现象,所以会出现齿痕舌。(3)脸部泛油,且暗淡无光,没有血色,眼睛时常浮肿,瞌睡多,身子比较沉,不愿意动,容易犯困。(4)大便不成形,次数多,上厕所后不易冲干净,晨间大便急,夜间小便次数也可达到34次。

      调养方式有哪些

      1.阳虚质者避免夏天长期吹空调、熬夜、吃冰凉的食物,可以用艾叶煮水或热水坚持泡脚。

      2.气郁质者重在养心,做到三心”——放心、不过分操心,清心寡欲,热爱生活、保持开心。

      3.痰湿质应避免摄入肥甘厚味,少喝酒、吃肉,少吃油炸、熏烤腌制食物,尽量做到清淡饮食,多在家吃,少点外卖。

      4.改变静态生活方式,坚持适量运动,如慢跑、跳操、骑行、太极等。

      如有文中提到的3种偏颇体质的情况,也可以定期到正规医院进行结直肠癌进行筛查。

      结直肠癌防重于治,应该在疾病尚未发生、加重、传变、复发、有后遗症之时,依据治未病理论,对自身体质进行辨识与危险评估,采取因人制宜的个性化干预策略来调理体质,维持人体的动态平衡,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作者简介:

      胡力非

      湖北省武汉市中部战区总医院健康医学科 主治医师

      专业特长

      长期从事健康管理工作,擅长妇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恶性肿瘤的早期筛查指导、常见慢性疾病的健康管理指导、健康宣教及心理健康指导等

      基金项目:中部战区总医院育英计划项目(ZZYZD202105)

      文章来自《健康世界》杂志

     

  • 陈柳 林晓红
    上医工坊. 2024, 31(10): 14-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老年人还需要子宫颈癌筛查吗

    /陈柳 林晓红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

      随着全球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人的健康逐渐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对自己的健康更加重视,其中部分老年女性表达了对子宫颈癌筛查的疑虑,比如阴道萎缩导致窥阴器检查时太痛苦了,又比如怎么细胞学结果总是无明确诊断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squamouscellsofundeterminedsignificanceASCUS),一次次的复查让我精神和经济压力都太大了等。那么子宫颈癌筛查是什么,老年人到底需要子宫颈癌筛查吗,这些问题有什么解决办法吗?

      子宫颈癌筛查是什么

      子宫颈癌是女性很常见的恶性肿瘤,那子宫颈癌是怎么发生的呢?科学家发现导致子宫颈癌的罪魁祸首就是持续的高危亚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感染!虽然子宫颈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但是大家不要惊慌,因为它可防、可控、可消除。只要做好疫苗接种、筛查和及时治疗,我们就能远离子宫颈癌的威胁。

      今天我们重点说一说子宫颈癌的筛查,它就像是子宫颈的健康守门员,站在预防子宫颈癌的第二道防线上,任务是早早地发现罪魁祸首”HPV的踪迹,为及时治疗争取先机,有效阻断子宫颈癌的发生。子宫颈癌筛查目前主要有细胞学筛查和HPV筛查,这2种方法都需要先借助窥阴器采集细胞,医生用子宫颈刷轻轻旋转几下,就能从子宫颈上下一些脱落的细胞。细胞学筛查目前主要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它是通过对采集的细胞进行处理和染色,让医生能够直接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胞是不是发生了病变,以及病变的严重程度。而HPV筛查运用了分子生物学技术,不仅可以像侦探一样灵敏地找出细胞样本中是否藏着HPVDNA,还能准确地判断出是哪种亚型的HPV

      老年人到底需要子宫颈癌筛查吗

      很多老年人可能认为随着年龄增长,性生活频次降低,HPV感染跟自己没什么关系了。然而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我国女性HPV感染率在50岁附近出现了第2个高峰。这可能是因为老年人免疫力下降,对HPV病毒的清除能力降低,也可能是因为激素水平的显著变化,从而导致子宫颈癌高发。更严重的是,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发生子宫颈癌的死亡率也远远高于年轻女性。因此,对于老年女性来说,真的很需要子宫颈癌筛查。

      那么,那些做了子宫颈癌筛查的那些老年人,效果到底怎么样呢?国内外做了很多临床研究来探讨这个问题,结果显示,与进行筛查的老年人相比,没有筛查的老年女性患子宫颈癌的风险更高。所以与年轻女性一样,老年女性同样可以从筛查中受益。因此,虽然可能有种种不便,但老年人一定要重视子宫颈癌筛查。

      子宫颈癌筛查前的准备工作及筛查后的注意事项

      子宫颈癌筛查前需要你做好一些准备。记得在筛查前的24小时内,暂时和爱人保持距离,避免性生活。同时,也不要做阴道灌洗或者阴道上药,因为这些都可能会影响检查结果。如果患有比较严重的子宫颈炎,可以先进行治疗,然后再做筛查。另外对于老年人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思想上不要有任何顾虑,若存在自己腿脚不便、体位摆放困难、担心阴道萎缩导致使用窥阴器时疼痛等问题时,都可以在检查前和医生沟通,医生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尽量帮助你舒适地完成采样。

      子宫颈癌筛查之后,有可能有少量出血,这种情况是正常现象,不用过于担心,大多数会在采样后1~2天自行干净。采样后局部可能有创口,暂时不能进行性生活、不能使用盆浴,否则一些真菌、细菌、病毒可能被带入阴道,引发炎症。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穿洁净的内裤都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恢复。

      筛查结果中的ASCUS是什么

      HPV筛查结果通俗易懂,细胞学结果相对来说就有那么一点晦涩了。尤其是细胞学中ASCUS这个诊断,其要求36个月复查,然而复查后还是ASCUS,这可太让人头疼了。ASCUS是指有一些子宫颈细胞发生了一系列改变,它们既不完全像正常鳞状细胞,又不完全像肿瘤细胞。这些变化有可能是子宫颈炎、子宫颈糜烂等良性病变造成的,也有可能是由于HPV感染,细胞已经发生异常变化,但还没有那么严重。

      根据指南建议,细胞学筛查如果是ASCUS的话,可以做HPV筛查。如果HPV筛查阳性,或者医生根据其他临床因素判断有高风险,可能会推荐进一步进行阴道镜检查。如果HPV筛查阴性,建议3~6个月后进行复查。

      子宫颈癌筛查到多少岁可以停止呢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子宫颈癌筛查对老年人很有意义,但是难道要一直筛查下去吗?不是的,指南明确指出,65岁及以上的女性,如果之前10年内每31次,连续3次细胞学检查结果都是正常的,或者每51次,连续2HPV分型检测为阴性,并且没有发生子宫颈癌或癌前病变的话,就不需要继续筛查了。也就是说,如果65岁之前没有充分筛查的话,要按照上面的标准继续完成筛查,然后就可以停止筛查了。

      而65岁前曾经诊断为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级或级、原位癌的患者应该在病变消退或治疗后继续筛查满20年,不论年龄是否超过65岁。如有其他子宫颈癌高危因素,比如使用己烯雌酚、免疫系统受损等,也应该延长子宫颈癌筛查的年龄。

      老年人是子宫颈癌的高发人群,子宫颈癌筛查可以让这个隐形杀手无处可藏,保护你的健康。在充分完成筛查之前,就请你消除恐惧心理,积极配合,让它好好保护你吧。

      作者简介:

      陈柳

      医学硕士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 主管技师

      专业特长

      子宫颈癌筛查、肿瘤标志物等妇科肿瘤相关检验,生殖道微生物、性激素等生殖相关检验

      文章来自《健康世界》杂志

     

  • 郭晓笛
    上医工坊. 2024, 31(10): 65-6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肿瘤标志物升高背后的真相

    /郭晓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肿瘤内科

      大夫,我这个肿瘤标志物高了,您快看看我是不是得肿瘤了?”随着现在越来越多的肿瘤标志物纳入到健康体检项目,总有部分人群在体检过程中发现一些肿瘤标志物检测存在异常,那么问题来了,肿瘤标志物升高是不是一定得肿瘤了呢?抱着这个疑问,本文将揭开肿瘤标志物的神秘面纱。

      什么是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是指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由肿瘤细胞合成分泌,或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可预示肿瘤存在的一类物质。广义的肿瘤标志物包括循环肿瘤DNA、外泌体、血液游离DNA片段、微小RNA、循环肿瘤细胞、血液游离DNA甲基化和蛋白标志物。其中,蛋白标志物即平时化验抽血体检中所说的血清肿瘤标志物,也是本文讨论的对象。

      肿瘤标志物升高不一定得肿瘤

      血清肿瘤标志物有多种来源,并非肿瘤的唯一产物,同样可来源于人体正常细胞,故肿瘤标志物升高不一定是肿瘤,而肿瘤患者肿瘤标志物也不一定升高。因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具有费用低、简便易行、可重复测定等优点,故常应用于肿瘤高危人群的筛查和肿瘤辅助诊断等。值得注意的是,通常当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升高或动态连续监测呈进行性升高者,应高度警惕肿瘤的存在。而确诊肿瘤后,肿瘤标志物可作为肿瘤疗效评估和复发转移监测手段,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常用的肿瘤标志物

      1.甲胎蛋白(alpha-fetalproteinAFP)AFP升高最常见于原发性肝癌,可见于大约70%的肝癌患者,目前对于肝癌高危人群,AFP检测及腹部超声作为常规筛查手段,每半年进行1次。除了原发性肝癌外,在正常妊娠、某些良性肝脏疾病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及其他恶性肿瘤如非精原细胞瘤、卵黄囊瘤、恶性畸胎瘤、胃癌、胆管癌、胰腺癌等均可出现AFP浓度升高。

      2.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antigenPSA)PSA具有组织特异性,是诊断前列腺癌的首选肿瘤标志物,检出率为70%90%。正常人血清中总PSA水平很低,大多<4ng/ml。血中浓度增加可见于前列腺炎、前列腺良性增生、前列腺肥大和前列腺癌。当总PSA>20ng/ml时,高度警惕前列腺癌;当总PSA水平为420ng/ml时,则需参考游离态水平,若游离PSA/PSA的比值<0.16时建议进行活体组织检查,>0.16时需每年监测。前列腺按摩、导尿、射精、应用某些雄激素拮抗药物可引起血中总PSA升高,检测前应避免。

      3.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CEA为广谱上皮性肿瘤标志物。正常血清含量极低(<5ng/ml),在多种恶性肿瘤包括结直肠癌、肝癌、胃癌、胰腺癌、肺癌、乳腺癌、泌尿系癌种、卵巢癌、子宫癌等中可呈阳性。CEA病理性升高常超过1525ng/ml,可持续升高,当>25ng/ml时提示恶性肿瘤概率>95%

      CEA在良性疾病如消化道结肠炎、克罗恩病、结肠息肉、慢性胰腺炎、肝硬化、慢性肝炎、肾功能不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肺结核、卵巢囊肿、甲状腺功能亢进时亦可有CEA轻度升高,但多不超过15ng/ml。此外,吸烟、妊娠可引起生理性CEA升高。

      4.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antigen199CA199)CA199是胰腺癌、胆囊癌、胆管癌应用价值最高的肿瘤标志物。在胃癌、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患者中CA199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患有消化道炎症、胆道感染、胆道梗阻时CA199也可升高。

      5.糖类抗原72-4。它是目前诊断胃癌较理想的肿瘤标志物,但对卵巢癌、结直肠癌、胰腺癌等亦有一定的敏感性。非特异性升高可见于良性胃病、服用药物(如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服用营养品(如灵芝孢子粉、螺旋藻)等情况,但升高幅度明显低于胃癌患者。

      6.糖类抗原125。它通常作为卵巢癌的肿瘤标志物,但在胃癌腹膜转移、胰腺癌及乳腺癌也可有一定阳性率。生理病理条件下如月经、妊娠、子宫内膜异位症和腹膜炎性疾病等糖类抗原125均可表达。

      7.糖类抗原153。它可来自乳腺上皮细胞,作为乳腺癌主要的肿瘤标志物,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不高,但转移性乳腺癌的阳性率可达80%。其水平升高还可见于肺癌、淋巴瘤、子宫颈癌、胃癌、卵巢癌、结直肠癌、非小细胞肺癌中。它易受雌激素受体等因素影响,故孕妇血清中糖类抗原153浓度可明显升高,也可见于胎盘早剥患者。此外,在患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糖尿病时糖类抗原153都可能升高。

      8.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它可在组织学证据缺乏时支持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标本溶血对其检测有严重影响。

      9.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当发生小细胞肺癌时,有47%86%的患者该指标升高,其特异性接近100%,即该指标升高时发生小细胞肺癌的可能性接近100%,误诊可能性极小,但其浓度水平受肾功能影响明显。

      10.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它对鳞状上皮肿瘤如肺鳞状上皮细胞癌、子宫颈鳞状细胞癌、食管鳞状细胞癌和头颈鳞状细胞癌有较高的特异度,但皮肤病,肾脏疾病,口水、汗液及呼吸道分泌物污染都可引起其浓度升高。

      11.细胞角蛋白19片段。它与CEA联合可提高对肺腺癌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外伤、唾液污染以及在肾功能衰竭患者可能会出现假性升高。

      12.人类附睾蛋白4。它在生殖组织及呼吸道的上皮低表达,不受月经周期影响,可见于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当存在心、肾功能衰竭可致其异常升高。

      综上所述,肿瘤标志物升高不要过度恐慌,肿瘤标志物升高不等于得了肿瘤,生活中很多生活习惯或者良性疾病可以导致数值异常,不慌张但要重视,一旦发现升高,建议到正规医院的肿瘤内科就诊,临床医生会根据被检测者综合病史给出个体化的检查或随诊建议。

      作者简介:

      郭晓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肿瘤内科 副主任医师

      教育研究会中医肿瘤免疫代谢专业委员会 委员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肺癌医学青年专家委员会 委员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肿瘤化疗专业委员会 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因学专业委员会 委员

      专业特长

      消化道肿瘤(尤其是肝癌)的局部联合全身治疗

      文章来自《健康世界》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