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信息

节气平安脉 防病于未然

      □昭荣盛世(北京)国际中医药研究院内科 刘秉昭


      平安脉作为当前中医健康管理和疾病诊治的一种手段被广大人民群众所了解。平安脉在历史上的具体应用见于《晚清宫廷生活见闻》中末代皇帝溥仪堂弟溥佳的描述,宫里设太医院,是专为皇上和后妃看病的。太医院的医生称为“太医”,溥仪经常叫太医给他诊脉。起初,我还真以为他病了,后来我才知道,没有病也可以叫太医来诊脉,这叫做“请平安脉”,在其中不难看出,平安脉当时并不被社会大众广泛了解,更谈不上服务广大人民群众。


      平安脉过去虽然是一种王公贵族才能享受的中医诊断方法,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防病意识的提升,以及中医药服务在全国乃至全球的普及,也随着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开始慢慢进入寻常的中医临床服务中,日益广泛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


      根据中医药学治未病的理念,结合中医平安脉预防性诊断和中医药干预方案联合运用,可以有效预防很多重大疾病的发生,并且可以有效提高很多慢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在中医临床工作中不难发现,很多老年患者在临床疾病发生前的某些特定节气里,脉象上会有明显的变化,如果及时有效捕捉到这些变化,可以明确预示疾病的发展和转归,这样就可以通过中医药手段提前干预性治疗,有效避免很多重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根据患者体质和疾病情况,在特定节气里及时把脉诊病,即使身体没有感觉到异样也要及时进行中医药干预治疗,从而避免日后发生严重疾病,就是节气平安脉,也是治未病的重要一环。


      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每到春季,在惊蛰和谷雨节气之间,这是一个由寒到热的过渡节点,很多素体阳虚的患者结合体质特征和脉象变化,及时把个平安脉,通过方药补气健脾,保养生发之气,不仅可以清理冬天所积累的寒邪和热毒,还可以起到预防即将到来的盛夏导致汗出太多或过食冷饮对患者阳气的伤伐的作用,从而避免很多重大疾病在夏季发生发展。


      同样,每到秋季,在白露到霜降节气之间,这是由热到寒的过渡节点,很多心脑血管病、气管炎、哮喘病等患者结合天气特征和脉象变化,及时把个平安脉,通过方药健脾祛湿,滋阴敛肺,活血补肾,益气强心,一方面清理一下长夏积累的暑湿,另一方面收敛肺气的同时补肾活血,预防冬季气温骤降导致的心脑血管系统突发急症和一些肺系寒证的发病,同时提醒患者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多关注血压变化,稳定情绪,注意防寒保暖。

    【点击下载证书】



发布日期: 2023-05-23    访问总数: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