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临床研究院 何翠娟 吕海鹏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我国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俗称脂肪肝)发病率骤升。 近10年来,中国的脂肪肝患者从18%跃升到29.2%。与高发病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众对脂肪肝的了解与认知情况严重不足。
脂肪肝,又称为肝脂肪性变,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内脂肪堆积。脂肪肝的发病与过量饮酒、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因素有关。患者可因脂肪肝而发生脂肪性肝炎,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从而影响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脂肪肝产生的原因:
肝脏对人体内物质的分解、合成、解毒以及脂肪的代谢等一系列精细而又复杂的功能始终保持着动态平衡状态,在代谢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脂肪堆积的几个主要途径:
1.糖可以在肝脏中转化为脂肪。
2.食物内脂肪的消化、吸收与贮存。
3.身体外周贮存脂肪动员并向肝脏转移。
4.肝脏内脂蛋白合成和排出障碍。
5.肝脏脂肪酸氧化分解障碍,造成肝细胞内脂肪堆积。
脂肪肝的临床表现:
1.急性脂肪肝类似于急性、亚急性病毒性肝炎,比较少见。
2.慢性脂肪肝较为常见,起病缓慢、隐匿,病程漫长,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一般是在做B超时偶然发现,部分病人可出现食欲减退、恶心、乏力、肝区疼痛、腹胀,以及右上腹胀满和压迫感。
流行特点:
1.慢性嗜酒者近六成会发生脂肪肝,20%~30%最终将发展为肝硬化。
2.肥胖所致脂肪肝约占发病人数的一半以上。
3.脂肪肝是西方国家常见病。
4.发病率持续上升且有年轻化的趋势。
脂肪肝的治疗:
1.科学饮食是脂肪肝治疗的重要环节 。
2.严格的饮食控制为治愈脂肪肝的良方 。
3.治疗以去除病因为主,在调整饮食的同时,可选择适当的降血脂药物,并辅以对症治疗。
护理干预:
肝保健归纳为十六字要诀“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量运动,慎用药物”。
1.克服侥幸心理。
2.修正不良行为人的心理与行为受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影响。
3.饮食指导。
4.运动指导。
5.禁酒或减少酒精摄入量。
饮食习惯建议:
1.三餐规律,按时吃饭。
2.均衡营养,食物多样,每天12种每周25种以上食材。
3.清淡口味,烹调用盐不超过5克,减少辛辣刺激性调味料。
4.戒烟限酒,尤其注意避免空腹饮酒。如果应酬避免不了喝酒,在喝酒前建议先吃点东西或喝杯牛奶。